热情理性 恰如晓芒——记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邓晓芒 发表于 2023-08-27 更新于 2024-12-08 分类于 访谈 本文字数: 6.5k 阅读时长 ≈ 23 分钟 虽然顶着“国内康德研究第一人”的耀眼光环,但是现实中的邓晓芒却十分低调。他自称“我的生活都是理性安排的”。论战中的君子之风,对现实问题的关切,生活作息的规律,都透露出其强大的理性思维。同时,他对生活充满热情,并称对哲学的兴趣就是“对任何东西都感兴趣”。爱文学,爱家人,爱锻炼,一度还痴迷于雕塑与美术,他的生活热情与冷静外表形成鲜明反差,正如朝阳,光芒鲜亮却保有一份清凉。 阅读全文 »
我们时代的精神生活 发表于 2023-08-26 更新于 2025-07-02 分类于 随笔 本文字数: 6.4k 阅读时长 ≈ 23 分钟 当中国人已经发现并揭示出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虚伪性时,已经不再能够找到现成的人文精神来使我们的生活区别于动物世界了。我们必须自己去重新创造。这种创造并不是几个聪明人关在房子里冥思苦想,而是必须有现实生活的巨变作为基础和触媒的。当前的改革开放向一整套的传统观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许多历来被认为天经地义的原则在今天遭到了质疑。 阅读全文 »
思想的残疾——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发表于 2023-08-26 更新于 2024-12-08 分类于 书评 本文字数: 2.6k 阅读时长 ≈ 9 分钟 如果说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给当代西方哲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的话,那么他在社会政治思想领域中所引起的关注在通俗的层面上甚至还超过他的科学哲学。但是,在他把科学“证伪主义”转用于政治学领域时,他的科学主义所带来的偏颇是非常明显的。作者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一书中重点针对“极权主义”理论的三个代表人物柏拉图、黑格尔和马克思所提出的尖锐的批评,常常不是流于表面,就是没有切中对象。即使撇开那些情绪化的因素不谈,书中的许多学理分析本身也很难说是真正“科学的”。 阅读全文 »
涂尔干宗教学方法论的误区——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发表于 2023-08-26 更新于 2024-12-08 分类于 书评 本文字数: 2.7k 阅读时长 ≈ 10 分钟 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的确为其观察对象之细致,提出问题之敏锐及知识之渊博而惊叹,并颇感译者之不易(如大量民族学和人类学的译名都不是在一般词典上找得到的)。有许多观点我是赞同的,特别是关于个人生活(包括宗教生活)本质上的社会性的观点,虽然我认为他对社会的人的自我超越性(自由自决)估计不足。他对斯宾塞、泰勒、弗雷译和杰文斯等人的多少带有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偏见的宗教观的批判也令人击节。在更深层次上,他把人类认识的逻辑规范和各种范畴(时空、力、类、因果性、实体等)在起源上与人类的社会关系,特别是宗教联系起来,具有震聋发聩的说服力。 阅读全文 »
思想者的四种随笔性格 发表于 2023-08-26 更新于 2024-12-08 分类于 随笔 本文字数: 8.1k 阅读时长 ≈ 29 分钟 思想的确是有性格的。当一个人把思想当作自己的生存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职业或“副业”时,他的真正的“本我”就最真实地体现在他的文章中,尤其是那些不经意地、无拘无束地写出的文字中。所以有经验的读者想要真正了解一位思想家,就会热心地去读他的随笔或散论。东方出版社最近推出的“思想散论”丛书,汇集了四位学者陈嘉映、倪梁康、孙周兴和赵汀阳先生的四本随笔集,从这里,我们可以走近这几位在自己的翻译和论著中以其成就和学识令人肃然起敬的思想者。 阅读全文 »
无趣的哲学史——评《劳特利奇哲学史》第一卷《从开端到柏拉图》 发表于 2023-08-26 更新于 2024-12-08 分类于 书评 本文字数: 2.5k 阅读时长 ≈ 9 分钟 《劳特利奇哲学史》第一卷《从开端到柏拉图》给人的感觉就是,每个作者都尽量夸耀他对文献之熟悉和解读之新颖,他们各自在自己研究的专门领域内也许都有创见,都是行家,都借这本哲学史提供的篇幅发表自己的一得之见,但这本哲学史也就不再是一本原来意义上的哲学史(更谈不上“最高水平的”哲学史),而是一部按所论对象年代编排的论文集,或一部史料考证新成果的汇编。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