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的思想性
中国当代文学已走入了绝地。虽然小说还有人看,但已经再没有激动人心的事件,不像20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一时间洛阳纸贵、奔走相告、口口相传。现在写诗的更是比读诗的人多,所谓的“羊羔体”居然得了鲁迅文学大奖,鲁迅若地下有知,在坟墓里也会说:“我还是一个也不宽恕!”前几年德国汉学家顾彬出来宣判中国当代文学的死刑,引得国内一帮文人和评论家齐声责骂。其实他说的倒也大体符合事实,只不过他的诊断太可笑,说是中国作家一个外语不行,一个汉语也不行,所以写不出文学经典来。他的欣赏趣味基本上还停留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然那个时代是中国文学的高峰。但那个高峰难道仅仅是作家的外语和汉语水平造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