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晓芒

灵魂的苦药

今天这个话题,我是基本上没有准备过,前几天廷国给我打电话说能不能谈一下女性的问题,我当时就说我对于这方面并没有研究。他马上就说,您以前写过这方面的文章的。我才想起来,大约十几年之前,我写过一篇关于女性的文章,叫做《女扮男装与女权意识》,那个时候考虑的问题是相对比较窄的,就是从中国的戏剧为什么总是男人扮女人,或者女人扮演男人入手,去探讨十几年前开始兴起的女性主义的思潮。我原来只是泛泛考虑一下,今天来的时候,听说正式的题目是“社会公正视角下的社会性别问题”,没想到居然歪打正着了,恰好我想的也是这个问题,主要是一个法权的、权利方面的问题。我本来对女性主义的思考,一个是女性主义,另一个是关于中西两性关系之间的比较。首先我想先谈关于女权主义的问题。
阅读全文 »

教育问题在中国讨论已经很多年了,很多人都在谈论中国的教育,尤其是中国的高等教育,问题何在。我今天想讲的题目,就是想探讨一下当代中国教育的病根。什么叫病根?我特别采用了这样一个词。病根跟一般讲的病灶是不同的。医学上讲,人哪个地方生了病,那么我们就治疗。但是它的根在哪个地方,你不能治标不治本。所以它跟病灶不一样,跟一般的病象、病症更不一样。它不是那种表面的。所以我今天讲的题目呢,主要的探讨中国教育在我们民族文化的心理上所植根的那个生长点。这个病是从哪里生长出来的,我们要追根溯源,不是说看到哪个地方不行了、不顺了,我们就把那个地方改一下。
阅读全文 »

什么是企业文化?我想企业文化应该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大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文化”这个概念很广,“企业文化”应该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在当代中国应该说是一个核心的部分。因为它对于我们的时代精神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涉及到各个方面。不管是校园文化还是农村文化,娱乐文化还是官场文化,传统文化还是流行文化,地区文化还是跨国文化,最后都要汇聚到我们当前这样的一个重点上面来。因为现在我们是以经济建设为核心,企业文化在里面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这个话题不但涉及各行各业,涉及各种不同的人群,还涉及每一个人。学校培养的人将来到哪里去呢?到企业里去。农村现在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城市,干什么呢?到企业里去。各级领导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企业产值的增长。所以我们说企业文化是我们当代大文化的一个核心部分。
阅读全文 »

我之所以对康德哲学感兴趣、对整个西方哲学感兴趣,是因为从小生长在一个不讲道理的文化环境里,吃够了苦头。并不是说中国人不愿意讲道理,而是不会讲道理,只会讲眼前的道理,不会严格推理。因此眼前的道理也是似是而非的。
阅读全文 »

我今天讲的主题是西方哲学史上的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这么一个主题,也是跟我长期以来研究西方哲学史的一些体会分不开的。一般讲西方哲学史的人,对西方两千多年哲学史的发展有过各种各样的概括,要么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斗争,这是我们传统的,历来都是这样说的。像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讲过,两千年伊壁鸠鲁、德谟克利特的路线和柏拉图路线的斗争。这种观点也被我们中国的哲学界在50年代到70年代间沿用,进入80年代90年代后才有所改观,觉得没有那么简单。要么就是感觉论和先验论对立,这跟前面两个有点交叉,但是基本上还是说,感觉论就是唯物主义,先验论就是唯心主义,有时候这两个观点又交织起来。再比如说观念论和实在论,观念论就是唯心主义,它本来就可以翻译成唯心主义,再就是实在论,实在论就对应于唯物主义,其实并不能完全对应。再就是唯名论和唯实论,中世纪讲唯名论和唯实论,一直到近代以来的哲学里面都有影响,比如说英国经验论就是唯名论的发扬光大。再就是近代以来的经验论和唯理论,经验论和唯理论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路线,有时候就并到唯物论和唯心论里面去了,其实也不能对等。总而言之,这套划分模式非常地定型,早就已经定型了,而且它可以解释很多的事实,比如说,它可以一直延续到我们今天,英美的经验主义和大陆的思辨哲学。英美的经验主义一般比较倾向于唯物主义,大陆思辨哲学一般比较倾向于唯心主义。当然也不尽然,但大体上是这样。
阅读全文 »

下午好!今天非常有幸到我的故乡——长沙来谈谈我所思考的一些问题。刚才这个电视台跟我搞了一个专访,谈到我对湖南的印象,过去十年的印象和未来十年的预期。过去十年我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湖南人在这十年充分显示出了湖南人的一种特点,就是“敢为天下先”。“敢为天下先”这是湖南人历来的一种特性。那么未来十年,我想通过这次讲座如此热情的邀请,我感觉到湖南人开始超出以往给人的那种印象,就是湖南人喜欢搞“俗”文化、通俗文化、大众文化。但是今天要讲的是比较带有思想性的内容,所以我对湖南未来十年的发展,我的预期就是希望能够在思想性和通俗性这两方面有一个很好的结合。我今天讲的,当然是谈不上很高雅、很高深的东西,但是也是带有思想性的东西,跟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同时跟我们的传统,跟我们中国民族的文化传统也紧密相联的一些具体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在我们今天的讲座题目上面表现出来的,“我们时代的生与死,爱与惧”。这四个话题是我们今天要谈的。你要谈深可以谈得非常深,因为这都是可以当做哲学话题来做的,每一个字都可以写一本一本的书。哲学著作,几乎是很少有人看得懂的,但是它又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每个人,哪怕是普通老百姓,每天生活的问题、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都是这几点。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