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晓芒

灵魂的苦药

写下这个题目,自己都有点觉得匪夷所思。现代物理学告别思辨的形而上学已有一百多年了,难道当今物理学界的顶尖级泰斗霍金与思辨哲学真的还有什么瓜葛吗?当年似乎只有谢林和黑格尔合办过一份《思辨的物理学》杂志,自那以后,“物理学”和“思辨”二字始终无缘,谁要再想起这个话题,将被人视为从坟墓里爬出来的古尸。不过,双方接近的苗头至少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了,物理学在它的发展中越来越像是思辨哲学。我本人当时就是从“内部发行”的不定期杂志《自然辩证法》和《摘译》上的那些大批判文章的字里行间里,去捕捉现代物理学最新进展消息的。我像读哲学文章一样怀着巨大的热情读那些宇宙学的文章,并深感现代理论物理学中充满着哲学思辨的气息,似乎又回复到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有趣时代了。直到今天,还可以用一句流行语来讲国外的学术界状况:“物理学家像哲学家一样说话,哲学家像物理学家一样说话。”不过,如果说现在像哲学家一样说话的物理学家都是一流的物理学家的话,那么像物理学家一样说话的哲学家决不是最好的哲学家,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哲学的沉沦。
阅读全文 »

全世界的人恐怕都会承认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可惜只限于过去。我二十多年前看《霍元甲》,前年又看了《李小龙》,发现里面都有类似的情节:一个是打败了日本武士,另一个是打碎了“东亚病夫”的牌子。《李小龙》里有所改进,除了这些以外,他还让一个日本武士充当他的跟班、他的崇拜者。再一个很重要的情节,就是李小龙后来在美国读的是哲学。
阅读全文 »

正是这几个拙劣的细节,使我猛醒过来,怀疑起整个电影的真实性来。当时我就对母亲说,莫太激动了,说不定整个情节都是捏造的。后来打开电脑一查,果不其然,历史上的叶问从未在香港和洋人比过武,也从来没有过一位洪拳掌门被洋人拳手在比赛中打死的记载。这时,我只觉得背上一股寒气袭来,发现在中国,并不只是中小学课堂上在向孩子们灌输“狼奶”,而且是在日常娱乐活动中,随时随地都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当然,目的也许只是为了赚钱)在用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着无意识的仇恨教育。就连对西方文化了解较多者如我,都还免不了遭受到潜移默化的毒素的影响,生活在中国这种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中的广大普通民众,如果缺乏反思精神,要想跳出自己的局限性而具有世界性的眼光则更是比登天还难。由此我想到,谎言在某些场合下,在某些文化氛围中,往往比真相更有力量。
阅读全文 »

当前中国学术界对于理论的兴趣很微弱,人们纷纷转向似乎最不需要理论、只要“浩然之气”的“国学”,热衷于发感概、谈体会和写一些“可读性”很强的漂亮文字。我认为,中国传统学术在今天决不能成为一个摆脱理论重压或逃避理论贫乏现状的避难所。相反,它正需要具有高层次理论素养的人去挖掘、去重建。将胡塞尔现象学方法吸收进马克思的实践唯物论中,以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指导中国当代学术的发展,我认为是下一个世纪最有前途的理论构想之一。冲破当前沉闷的学术气氛,最迫切需要的是锻造一种新的理论方法,对我来说就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并吸收现代西方哲学方法论的合理因素,建立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现象学方法,以建构一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现象学。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