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晓芒

灵魂的苦药

本文对康德先验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澄清,指出康德表面上是从形式逻辑的判断机能中引出先验逻辑的诸范畴,实际上却是以先验逻辑的范畴为形式逻辑的诸判断形式奠基,从而使形式逻辑建立在认识主体的能动性上而 “认识论化” 了。文章最后结合康德先验逻辑的古代思想渊源和后世影响对其历史地位进行了初步的定位。
阅读全文 »

“智性直观” 概念在欧洲大陆理性派那里有其思想来源,康德对该概念的提升和改造在于使之与数学直观割断联系,并赋予了它三层含义:一是我们人所不可能具有的一种撇开感官直接直观自在之物的能力,二是作为一种自发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直接给出对象的能力,三是作为人的感性直观和知性思维所模仿的 “原型” 的能力,所有这些含义都只是一种逻辑上不矛盾、事实上对于人来说却不可能的假设。康德的智性直观对德国哲学从费希特、谢林、黑格尔、马克思到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产生了持续的影响作用。
阅读全文 »

五十年代末,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曾编辑出版了一套 “西方古典哲学原著选辑”,分为六卷:《古希腊罗马哲学》、《欧洲中世纪哲学》、《十六一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十八世纪末一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十九世纪俄国哲学》。在二十余年的动荡岁月里,这套书给那些悄悄地关心学问和探讨人类命运的人、特别是一些青年人带来了极大的精神慰藉。八十年代初,与这套书重版的同时,他们又编译了一部《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这两种书堪称新时期以来青年学者学习及学术界研究西方哲学史最基本的原著材料,一直享有很高的威望。最近,北大哲学系准备重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以适应十多年来发展着的形势,于 12 月 1 日至 5 日在云南昆明召开全国部分高校哲学系西方哲学教研室学术研讨会,就该课题的选题、编排、指导思想、难易标准和翻译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人的讨论。与会者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云南大学的 18 位专家。
阅读全文 »

萧萐父先生学术文集《吹沙集》初版于 1991 年,本文是邓老师 1992 年的读后评述。“吹沙” 二字,出自刘梦得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正恰当地概括了萧先生的治学和为人,萧先生后又有《吹沙二集》、《吹沙三集》、《吹沙纪程》面世,可见对此书名之偏爱。虽然作者自谦 “是否见到真金,则很难说”,但在邓老师看来,书中所论述思想宏富,分析透辟,见解发人思索,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力和独到的真知灼见。
阅读全文 »

何萍同志近著《人类认识结构与文化》一书,立足于一个新的思维层次,即立足于文化一历史层次,运用文化发生学的方法,同时吸收国外一些哲学家、文化人类学家、美学家、自然科学家、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历史学家的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这个领域中作出了新的开拓。
阅读全文 »

什么是理论创新?理论创新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创造出一整套前人所没有说过的、闻所未闻的说法,这是一个民族乃至于全人类能够有所前进、有所发展的前提。这方面我认为有两个要点是必须注意的。一是理论创新必须有一个时代的现实的新内容,二是必须有适合于这个新内容的崭新的思维形式。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