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之后”的实践哲学:对老子形而上学的模型论解读 发表于 2023-06-28 更新于 2024-12-08 分类于 论文 本文字数: 12k 阅读时长 ≈ 45 分钟 本文用来解读老子形而上学的“模型论”,取自康德伦理学用来展示其自由概念和道德法则的某种“工作哲学”(胡塞尔语)。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中把定言命令的第一条变形公式规定为:“你要这样行动,就像你行动的准则应当通过你的意志成为普遍的自然法则一样。” 阅读全文 »
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片面定向的检讨——以中国哲学为参照 发表于 2023-06-28 更新于 2024-12-08 分类于 论文 本文字数: 11k 阅读时长 ≈ 40 分钟 重建当代形而上学的前提是对形而上学的发源地进行一番重新检讨,这种检讨在今天必须是建立在中西形而上学的比较之上的。在西方形而上学的开端亚里士多德那里,一开始就给形而上学作了这样的定向,即必须在“物理学之后”建立起一门有关“作为存在的存在”的学问。这种学问一方面是以“个别实体”的确立为基础而探讨其原因或根据(四因),另一方面则以语言的逻辑功能为指导来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而这对于缺乏努斯精神和逻各斯精神的中国哲学来说是闻所未闻的,中国哲学的出发点是“无”以及语言的非逻辑功能(隐喻、类比、象征等等)。必须综合中西哲学各自的特点才能重建当代形而上学,并由此走出双方的困境。 阅读全文 »
20世纪中国启蒙的缺陷——再读康德《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 发表于 2023-06-28 更新于 2024-12-08 分类于 论文 本文字数: 8.1k 阅读时长 ≈ 30 分钟 在中国现代史上,大规模的启蒙运动发生过两次,一次是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或者说“新启蒙”运动。这中间大约隔了一个甲子,经历了中日之战和国共之战,以及新中国成立和此后一系列动荡历史,国人日益远离五四启蒙,直到物极必反。这两次启蒙运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昙花一现。来势虽然凶猛,舆论也造得轰轰烈烈,但随着政治形势的转折,不久就消沉下来,甚至反过来遭到批判和清算。只有当政治上国人绕了一个大大的圈子,有了整整一代人的新的记忆,人们才发现启蒙仍然是一个回避不了的话题,这就是为什么两次启蒙之间必须要间隔60年的原因。 阅读全文 »
西方哲学中几个基本问题 发表于 2023-06-28 更新于 2024-12-08 分类于 论文 本文字数: 4.7k 阅读时长 ≈ 17 分钟 古希腊和罗马的形而上学史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这就是说它的线索特别的清晰。古希腊哲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最开始的一段时间是为形而上学作准备的;然后,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尤其是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古希腊的形而上学得以正式建立起来;亚里士多德之后直到罗马哲学,形而上学则处于一个衰亡和解体的过程。 阅读全文 »
邓晓芒论著书目大全 发表于 2023-06-28 更新于 2024-12-08 分类于 著作 本文字数: 1.8k 阅读时长 ≈ 6 分钟 邓晓芒著作集汇。既然近几年都出了新版,已绝版的老版本书就不收录了。 阅读全文 »
做一个有反省精神的中国人 发表于 2023-06-27 更新于 2024-12-08 分类于 访谈 本文字数: 11k 阅读时长 ≈ 40 分钟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于2017年3月17-19日举办了“陈家琪与当代哲学”学术研讨会,以庆祝著名哲学家陈家琪教授几十年来在哲学研究和哲学教育方面所做的巨大贡献。在研讨会间隙,我们专访了陈教授的多年挚友邓晓芒老师。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