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晓芒

灵魂的苦药

共读活动火热进行中
序列:第10篇
起止时间:20231222-
共读状态:进行中
讨论请进:晓芒学园——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体系初探

阅读全文 »

该文对黑格尔关于法的正当性和规范性两大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剖析,指出围绕正当性问题,黑格尔批评了康德的形式主义以及契约论的经验主义,而对于规范性问题,黑格尔诉诸市民社会和承认理论。作者从黑格尔对康德及契约论者的批判展开讨论这两个问题,并由此提出了自己对黑格尔法哲学的解读。作者认为,“对黑格尔而言,道德源于孤立个体的反思,这些个体与其时代中的伦理是对立的”,因而法的普遍规范性必须始终是伦理的“正直”或“德行”(Tugend),而不是道德的命令式和“良心”。然而作者又指出,黑格尔虽然拒绝了康德的形式主义的方案,也批评了霍布斯对契约论的自然状态的解释,但他却与康德“在一些实质性的内容上是相互一致的”,又“大量反复地仰仗于《利维坦》的作者”,而在“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思想的影响下,发展出了承认理论的一种“好战”的版本———这都是很有见地的。只不过为什么会这样,作者还未展开深入的分析。
阅读全文 »

首先我们来看主观精神,它包含了三个部分,分别是人类学、精神现象学和心理学。我们在此不谈“人类学”和“心理学”,而谈一谈最主要的“精神现象学”,它是主观精神中核心的东西,也是黑格尔最有创意的部分。
阅读全文 »

在上一课的结尾,我们说到《逻辑学》是作为上帝创造世界的一个蓝图,当他拥有绝对理念这样一种方法论的时候,就把自己外化为自然界了,就把自己实现出来了。原来在上帝的思想里面还是一个构想、一个构思——应该这样来创造世界,那么在“自然哲学”里面上帝就要按照这个逻辑范畴、按照它的结构,把自然界创造出来,由此显示出上帝他的无所不能。上帝的能耐不仅仅是停留在思想里面、想想而已,而且他能按照他的思想有目的地把客观现实构造出来,这显示了上帝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同时又是一种堕落,上帝把自己外化为自然界,到了自然界的层次,就逻辑学来说这是一种下坠、一种堕落,或者用基督教的话来说就是“道成肉身”。所谓“道成肉身”,我们有的翻译成“言成肉身”,即本来是一个语言的结构,成了肉身化的,耶稣基督就是“道成肉身”的产物。上帝创造世界其实也是这样。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上帝创造世界不需要任何材料,只凭他的说话,因此是“无中生有”。当然,这个说话也不是真的说话,不是说希伯来语或者希腊语,而是上帝的思想。上帝是没有感官的,他就是理性,就是思想,凭借思想就可以创造出世界来。
阅读全文 »

众所周知,康德和胡塞尔都把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先验哲学”或“先验的观念论”,而“先验”(transzendental)的含义,按照康德的说法就是先于经验而去追溯经验知识之所以可能的先天条件,而根据胡塞尔的解释则是使现实生活世界提升到它得以可能的“本质”或“理念”的世界,即“可能世界”。两种说法的意思是一脉相承的,它们所追溯到的那个先天条件或“可能世界”也都具有双重的性质,即一方面具有把自己的功能发挥和显现出来的自发的能动性,另方面同时又构成一种固定的、永恒不变的形式关联,是对绝对的先验真理的最终建构。这两方面,即“能力”和“形式”之间,存在着一种本质上的不相容性,但往往并不为康德和胡塞尔本人所察觉,而是由他们的后继者所揭示出来,并只有通过超出先验哲学的视野才能找到理论上的出路。
阅读全文 »

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存在论的特点总结一下。存在论的概念之间没有明显的牵扯,例如“有”和“无”之间表面上没有关系,想到“量”的概念时你不用想到“质”的概念,可以脱离它的对立面单独理解。但是它们相互之间又有某种辩证的联系,这种辩证关系不在概念本身体现出来,而是隐藏在概念背后。所以黑格尔在存在论里就提到“理性的狡计”,所谓狡计就是表面上是不相干的,但背后理性在起作用,使它们具有辩证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一旦表现出来,就出乎意料,使人大吃一惊,就好像玩弄了一个阴谋诡计一样。所以辩证法在存在论里,是在背后起作用的:对立面的统一、相互转化、相互联系是在概念的背后活动。存在论里的范畴都是这样一种关系,黑格尔称之为“过渡”,从这边过渡到那边,从一个概念过渡到另一个概念,两边本来是没有关系的。
阅读全文 »

我们首先来看一看黑格尔哲学的主体部分——逻辑学。黑格尔哲学的精髓还是在他的《逻辑学》里,这是他整个哲学的构架和方法论,你要学习黑格尔的任何一个部分,都必须要首先了解他的《逻辑学》。当然这也是一个循环过程,我读了他的其他著作以后再回过头来重读《逻辑学》,会更有体会。所以我们对《逻辑学》要讲得稍微详细一些。要懂得黑格尔的哲学就要掌握黑格尔的思路,所以首先要把他的《逻辑学》读下来。《逻辑学》有“大逻辑”和“小逻辑”两种文本。“大逻辑”是独立著作,有上下两大册,由杨一之先生译成中文;“小逻辑”是被纳入到《哲学全书》中作为第一卷的《逻辑学》,篇幅小一些,内容是“大逻辑”的压缩和修改,中文本有梁志学译自德文的版本和贺麟译自英文的版本。贺先生的好读一些,虽然是从英文本译过来的,但贺先生的哲学修养很高,文笔也非常漂亮。而个别的不准确的地方我们可以暂且不去管它。
阅读全文 »

《美学》是黑格尔自1817年开始多次讲授的美学讲演录,死后由其学生整理编辑,于1835年出版。当时在西欧特别是德国,以费希特、谢林、许莱格尔兄弟等人为代表的浪漫主义美学和文艺思想正处于鼎盛时期,对古典主义美学进行了矫枉过正的批评。黑格尔美学则站在理性主义立场上,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作出了自己独特的综合,形成了有史以来最庞大、最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美学体系。
阅读全文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