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晓芒

灵魂的苦药

我这一生,“优雅”二字恐怕是永远谈不上了。不要说前三十年在贫困和饥饿中长大,在血统论的歧视中“脸朝黄土背朝天”地修理地球,好不容易弄了个“病退回城”,又去干最下贱的“土夫子”和搬运工;就说后来这二十多年“时来运转”,和大批“逸民”一起借着“重开科举”的大潮而涌入了高等学府,并且居然占据了一席之地,也只不过是争取到了一个充当高校“打工仔”的机会,每天以“工作狂”式的教学和研究挤榨着自己有限的时间。这样的生活方式,我想没有人会羡慕的,就像没有人羡慕知青当年的下放生活一样。在一般人的眼里,我决不是一个懂得优雅的人,既不热心旅游,也不喜欢娱乐,味觉迟钝,食量狭小,烟酒茶一样都不行,只喝白开水。我常开玩笑说自己是苦命、劳碌命。但如果把“优雅”这个概念的范围扩大一点的话,我自己倒是觉得生活中仍然随处可以找到一种优雅的心境。这种心境比那种外表的优雅更能打动我,常使我欲罢不能。
阅读全文 »

现在,我们的描述,即对当代中国世纪末灵魂的描述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了。在此之前,我们面对的都是一些公开的或隐蔽的寻根文学家,我们听到的则是一片或高昂或低回的精神挽歌,我们从中找不到真正有生命力的、能自己发光的灵魂,而只有一股无可奈何的氲氤之气,朦朦胧胧,懵懵懂懂,凄凄切切,缠缠绵绵。我们见过了太多的肉的残酷和心的脆弱,我们总是被引向灵与肉的融合与混同,最终放弃灵的执着而向肉沉没,向浑沌沉没,向冒牌的灵沉没。
阅读全文 »

中西文化比较,特别是中西哲学比较,是当代中国学术的重要课题,也是将来至少一百年内不可回避的话题。然而,至今为止,仍然有不少人把握不住中西比较的宗旨,不明白比较的目的不在于争意气,而在于通过比较促使中华文化开拓视野、认清形势、制定切实的发展规划。中西比较不是要比出双方的优劣,而是要在比较中找出自己文化的欠缺,以求改进。
阅读全文 »

原名:西方文化的深层次秘密

又名:西方文化凭什么成为当今的强势文化

中西文化比较,特别是中西哲学比较,是当代中国学术的重要课题,也是将来至少一百年内不可回避的话题。然而,至今为止,仍然有不少人把握不住中西比较的宗旨,不明白比较的目的不在于争意气,而在于通过比较促使中华文化开拓视野,认清形势,制定切实的发展规划。中西比较不是要比出双方的优劣,而是要在比较中找出自己文化的欠缺,以求改进。
阅读全文 »

“人生”、“人格”和“人性”,这是我关于“人”的思考的三个主题,也是我自己在“成人”的旅途中三个重要的驿站。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