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晓芒

灵魂的苦药

本书按照经典哲学问题“真善美”进行分类,并以此为逻辑进路展开研究,将邓晓芒教授在中西哲学比较方面的观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本书以宏观的思维视角、严谨的逻辑思路、精当的语言阐释,凸显了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理论深度、丰富内涵,对相关研究及中西哲学思辨思维的碰撞将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同时有助于加深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阅读全文 »

康德哲学一直到今天在世界上还是一个热门话题,虽然过去两百多年了,人们对它的研究还在继续。我们中国人在这方面长期以来也是比较关注的,还是有一定的功底。我今天要讲的这个话题,力图把康德的宗教哲学中那些在我们中国人看起来很奇怪、难以理解的部分,跟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作一番比较,让大家了解一下康德在宗教方面的伦理学思想,特别是对基督教的一些见解。我想从这个角度来讲,可以把康德这样比较晦涩的话题跟我们拉得更近一些。
阅读全文 »

所谓金规则,大家如果听过赵敦华老师的讲座的,都应该很熟悉了,全球各大文明,各个不同的文化,他们的伦理道德,从里面一般地说都可以提取一条普遍性的规则,这个好像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就是说互不沟通的这样一些文明,这样一些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地区相隔那么远,在生活不相同又缺乏交往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同时提出这样一条金规则,在1973年国际的全球伦理芝加哥大会上,正式地把这一条规则定名为“金规则”,就是都承认这一条,叫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金规则在各个民族文化那里的表达,当然有的是非常接近的,有的简直是一模一样的,但是有的表达也有细微的不同的地方。我今天要讲的问题就是想抓住这些不同的地方,来分析一下人类思想文化在它的进化过程之中所产生出的一些差异以及带给我们的启发。
阅读全文 »

各位同学晚上好,我们昨天实际上已经谈到了这个问题。昨天讲生死观的问题,已经涉及信仰方面的问题。今天我想把这个问题再深入一点,把中西在信仰问题上面的一些区别和差异给大家谈一谈。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呢?这个问题当然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当代中国,应该说是个大问题。这个问题涉及每个中国人,尤其涉及年青一代。
阅读全文 »

各位同学好,大家都知道今天是全国哀悼日。五月十二号下午两点二十八分,四川省发生了震惊全世界的大灾难,灾难的程度已经不能用数字来表示。我们知道现在公布的数据表明已经有三万多人遇难。三万多是多少?这只是一个数字。但是每一个遇难者是非常具体的。每一个遇难者的家属、亲人都是具体的。所以我们今天在这样一种氛围之下来讨论关于生死观的问题——今天我要讲的是中西生死观的比较,这也可以说是一个巧合吧。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