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晓芒

灵魂的苦药

我对传统中国文化的批判,可以说开始于80年代后期撰写的《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一书,最初的书名叫《表演人生》,完稿于1987年。当时虽然正处于“文化热”和“新启蒙”的颠峰,但却没有哪个出版社愿意出这本古里八怪的书。书稿本是应江西人民出版社的约稿写的,属于《边缘丛书》中的一本,但完稿后出版社突然食言,原计划六本书只出了三本就不出了。拙稿就属于被遗弃的一本,后来通过朋友交到另外一个出版社,但又在编辑手里压了两年多,最后还是不出。直到八年以后,1995年,东方出版社的刘丽华君来武汉大学组稿,把书稿拿去了,但有言在先:印数若不过4000就没有稿费。结果初印5000,当年就加印一万,且加印后的书价从12元提高到16元。出版社赚足了银子,我的思想也开始为世人所知。
阅读全文 »

本文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一书的三个层次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指出康德立足于普通人的道德意识而抽象出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即“定言命令”的道德法则。这法则所派生的三种表达形式把道德意识逐步引向自由意志的自己立法,树立起道德主体的尊严,而由实践理性批判确定了自由意志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本文最后对康德的道德哲学进行了简要的评论。
阅读全文 »

去年11月,69岁的哲学家、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邓晓芒出版了新书《哲学起步》。从字面上看,这是一本向大众通俗解释现有哲学知识的书。然而在邓晓芒看来,这不单纯是一本普及读物,因为书里一些主要观点是他独创的,是对已知哲学观点的刷新。
阅读全文 »

看起来,回顾形而上学的起源这一话题毫无新意。几乎每个有创意的西方哲学家都做过,并且直到今天还一直在做这件工作,其中做得最到位的,恐怕非海德格尔莫属。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一个哲学家如果想要集大成的话,都免不了要回顾一番前人所做过的工作,但这种回顾一般都追溯到前苏格拉底的哲学家就止步了。
阅读全文 »